(空拍資料提供)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當時正值戰亂後的台灣,中油公司篳路藍縷,在高雄半屏山下重建高雄煉油廠,開始了台灣的煉油工業,隨後配合台灣快速的經濟發展,陸續在南北興建大林煉油廠及桃園煉油廠,時至今日,在市場自由競爭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中油更是不斷創新思維,透過組織再造面對未來的挑戰。
    民國89年(西元2000年),成立的煉製事業部,就是為了進一步提昇企業競爭力而做的改變。本事業部總部設於高雄廠區,由執行長綜理業務,另設兩位副執行長,分別掌管煉製及管理業務,其下有高雄、大林及桃園三座煉油廠,以及營運處等十餘個一級部門,共同打造更美好的煉油事業。

  • 2015年底按照計畫首先拆除中殼一場與中殼二場這一大片工廠作業區虛擬實境.

    2015年底拍攝的第五輕油裂解工廠

  • 第五輕油裂解工廠模型

  • 位於東北角的儲氣設備

  •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當時正值戰亂後的台灣,中油公司篳路藍縷,在高雄半屏山下重建高雄煉油廠,開始了台灣的煉油工業,隨後配合台灣快速的經濟發展,陸續在南北興建大林煉油廠及桃園煉油廠,時至今日,在市場自由競爭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中油更是不斷創新思維,透過組織再造面對未來的挑戰。
    民國89年(西元2000年),成立的煉製事業部,就是為了進一步提昇企業競爭力而做的改變。本事業部總部設於高雄廠區,由執行長綜理業務,另設兩位副執行長,分別掌管煉製及管理業務,其下有高雄、大林及桃園三座煉油廠,以及營運處等十餘個一級部門,共同打造更美好的煉油事業。

  • (空拍資料提供/峰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當時正值戰亂後的台灣,中油公司篳路藍縷,在高雄半屏山下重建高雄煉油廠,開始了台灣的煉油工業,隨後配合台灣快速的經濟發展,陸續在南北興建大林煉油廠及桃園煉油廠,時至今日,在市場自由競爭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中油更是不斷創新思維,透過組織再造面對未來的挑戰。
    民國89年(西元2000年),成立的煉製事業部,就是為了進一步提昇企業競爭力而做的改變。本事業部總部設於高雄廠區,由執行長綜理業務,另設兩位副執行長,分別掌管煉製及管理業務,其下有高雄、大林及桃園三座煉油廠,以及營運處等十餘個一級部門,共同打造更美好的煉油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