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攝影虛擬實境的魅力

如何拍攝全景畫面淺談-01

目前我們使用一套Nikon D7100 數位單眼相機,搭配Tokina10-17mm的超廣角鏡頭,因為這款相機是屬於半格畫面,另外一款中高階全格畫面的機種則售價較高,但兩款機種畫質差異不大,除了Nikon D810以上機種畫質更為優異外,當然售價都在新台幣八萬以上,目前單張畫面的畫素都已來到2400萬,也就是4000x6000pixel,而拍攝全景畫面是多張合成,2400萬已經相當大,畫質也來到中階桌上型電腦CPU-i5的極限,若合成前的畫面超過2400萬的話,中階電腦可能跑不動,而合成後的畫面也來到7500x15000畫素,一般的虛擬實境畫面4000x8000已經很細膩了,現在新一波的畫面結構,我們已經上調到5000x10000或6000x12000,當然比去年2014更細膩,選擇畫素大小雖然愈大愈細膩,但我們還是要考慮到網際網路是否能跑得動。

全景攝影除相機鏡頭外,還需一套價格不算低的專用旋轉架,我們目前使用精密度相當高的義大利MANFROTTO鋼製旋轉架,缺點是很重優點是精密度高,另外還得搭配一套有足夠承重力的腳架,所以基本配備在硬體方面,相機、鏡頭、旋轉架、大腳架、這些東西基本已超過新台幣十萬元,當然後製作還是要靠軟體,軟體的使用不只一套,光是合成與輸出虛擬實境就是兩套軟體,而畫面的編修還是要靠Photoshop,這樣基本的樣式算是做出來了,現在繼續說明如何呈現在網頁上的問題,我們這裏只是簡單講,如果一下子就講得很細,可能變成一本書或一套講義,所以想讓各位有點初步的了解,先淺談一段。

個人在1990年被那種超過視覺範圍的寬景畫面所吸引,當時還在底片時代也沒有數位影像的影子,而電腦的功能只能打打字和一些基本排版,也沒有網際網路,我只好在國外出版的攝影雜誌中尋找資料,終於看到好幾幅國際攝影師所拍攝的寬景畫面,1991年的暑假在台北攝影展中終於看到好幾款寬景照相機,印象中有富士6x17寬景畫面單眼相機,價格直逼20萬,還有德國品牌等都是高價位的機種,但基本上視覺取景都只有140-150度。

過了沒多久就看到一家瑞士Seitz全景相機代理商的照片展示,我記得當時沒有實體相機只有相機照片,這款相機能拍攝超過360度的畫面,經過詳細了解,Seitz Roundshot 220是一款能遙控旋轉的相機,使用120或220的專業正片,如果用120可以拍攝將近兩圈的畫面,真正的畫面還不到360度的兩倍,換句話說一捲120專業正片,只能拍一張頭尾完全銜接的全景畫面,當時台灣不容易買到220的正片,這件事因價格太高,雖然備感興奮回到高雄後還是考慮了兩個月,最後在老婆的全力支持下,花了50萬的巨款訂購了這台相機連同專用法製GITZO五公斤鋼製的腳架,這是一套極為笨重的設備,也因這個原因,在我的後半生一步一腳印的走入全景攝影的世界,從1991到2015的這段路已經超過25年,也從傳統全景攝影亦步亦趨地邁向數位全景虛擬實境的旅程,從大學時期開始熱愛攝影,屈指一數已超過40個年頭,一直是個專業攝影工作者,早年曾在中國時報擔任攝影記者十二年有餘,緊接著就一直在這個影像行業中追求新的趨勢。


相關資訊

  • 平台建置shawkai
  • 發行時間 OCT 2015
  • 系統架構雲端全景虛擬導覽
  • 所在地點台灣高雄
  • 網站連結 全景商業網

歡迎分享

更多資訊

歡迎寫信給我們,讓我們有機會互相交流。

確認發出

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滿足您的各種需求。